危險的疫情心態,你知道如何調整嗎?![]() 2020年,希普向醫護人員捐贈抗疫物資 2019年底,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,迅速席卷全國,一場曠日持久的保衛戰就此展開。那一年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:千萬人口的武漢三鎮自我封城,4萬多名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集結,14億中國人統一行動自我隔離……當時的人民眾志成城齊心抗疫,還以為新冠病毒會像2003年的非典一樣很快偃旗息鼓…… 隨著全國疫情清零,新冠疫苗也逐漸普及,抗疫形勢一片大好。然而誰也沒有想到,新冠病毒卻在全世界大肆攻城略地,并且不斷進化,感染率越來越強,甚至國內又死灰復燃。新冠疫情如同打不死的小強,一不留神就遛入國門,為禍一方,按下葫蘆浮起瓢。到了今年4月份,上海忽然爆雷,新冠疫情一下又嚴峻起來。 曠日持久的疫情考驗,對于社會秩序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沖擊。人員受限,物流受阻,市場開始失去活力,國民經濟也承受下行壓力。疫情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,出行不便,收入下降,連續多年的疫情令人身心俱疲。有人開始埋怨,情緒焦慮,把一切不順遂歸結于疫情,為失敗找借口,甚至直接躺平,任憑隨波逐流。 有人說,這是最壞的時代,也是最好的時代。因為疫情蔓延,實體店經濟萎縮,但是線上消費開始風生水起,跟疫情有關的行業也來到了起飛的風口。直播帶貨、網絡教育、電子商務、物流快遞、外賣等諸多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。 2020-2021年,希普舉辦多期飼料原料預消化技術直播 也有人說,可怕的不是疫情,而是產生了疫情的心態。眾所周知,在新冠疫情之前,畜牧行業爆發的“非洲豬瘟”至今也沒有徹底消除,曾經把很多豬場洗劫一空。受此影響,全國飼料總產量也連續兩年下滑,企業數量進一步縮減。雙疫常態化成為大家的共識,在逆境中不斷探索新的出路。改變心態,積極自救,終于止住下滑趨勢,連續4年持續增長,2021年再創歷史新高。 疫情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大環境,我們能夠改變的只有積極面對的心態。心態或許無法改變環境,但可以讓自己更好地適應。在普通人驚恐萬狀的時候,那些令人敬佩的專家和醫護人員已經向一線出發“逆風而行”;很多人宅在家里發愁時間怎么打發的時候,有的人開始鉆研廚藝,曬出成果;有的人抱怨不能出去工作、怎么支付房貸車貸的時候,有的人已經開始找出路,進行遠程辦公;有的人在等待開工的時候,很多老板已在謀劃爭取訂單,早日復工,以減少損失…… 2020-2021年,疫情平穩期間,希普連續舉辦兩屆飼料原料預消化技術創新與應用國際論壇 新冠病毒恐怕是人類抗疫史上最難對付的對手之一,誰也不知道未來如何進化,所以國家“動態清零”的決心不會輕易動搖。改變疫情的心態,首先要做好準備與疫情長期共存,把他當成生活的一部分,平常心對待。如果因為疫情取消了航班,就和之前天氣原因一樣的。雖然不能當面拜訪客戶,何不通過線上和客戶溝通交流呢。樂觀地想象:我們還提高了效率,降低了差旅費呢。 疫情防控就像變幻莫測的天氣。然而從悲觀者的角度,雖然晴空萬里,他只盯著那飄飄蕩蕩的一絲陰云。而在樂觀者的眼里,即便陰雨綿綿,后面一定會艷陽高照,還有美麗的彩虹可以期待。
文章分類:
公司新聞
|